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头条 >  
【健康科普】高血压生活指南
来源: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25 19:03:50

高血压

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坚持,带来的获益也是长长久久的。

在众多高血压患者中,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都相当低。


(资料图)

面对高血压这个无声杀手,必须改变日常的错误观念,纠正认识上的误区,采取规范的策略来防治高血压,最大程度上降低危害。

01

高血压的危害

高血压并发症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病死率高。这些不是危言耸听,希望广大高血压患者可以正确重视疾病。

02

日常误区

对于高血压的认识,许多患者存在误区。是需要纠正的。

×防控高血压是个人问题

×高血压诊断概念不清

×凭感觉用药,根据症状估计血压情况

×不愿意过早服药

×降压治疗,血压正常了就停药

×单纯依靠药物,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变

×只服药、不看效果

×自行购药服用

×靠输液治疗高血压

×血压降得越快、越低越好

×过分关注血压数值,精神紧张

×自己在家中测量的血压不准确

03

危险因素

1、高钠、低钾饮食

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。

我国大部分地区,人均盐摄入量12~15g/天以上。钾摄入1.89g,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4.7g。

2、超重和肥胖

据统计,超重者的比例已达到25%~30%。BMI(体重指数)≥24kg/㎡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~4倍,腰围男性≥90cm或女性≥85cm,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。

3、饮酒

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,高血压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升高。饮酒还会降低降压治疗的疗效,而过量饮酒可诱发急性脑出血或心肌梗死发作。

4、紧张

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群,高血压患病率增加。

5、缺乏体力活动

适量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、增加扩血管物质,促进糖脂代谢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。

6、其他

吸烟、血脂异常、糖尿病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。

04

高血压的生活管理

高血压治疗首要是控制血压,早降压早获益,长期降压长期获益。除了药物降压治疗外,治疗也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,即去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。

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,还可以降低血压,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,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
1、合理膳食:宜清淡、低盐、低脂、低糖;宜高维生素、高纤维素、高钙。

(1)减少钠盐摄入。高血压饮食疗法的关键点是减盐。钠盐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,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。我国各地居民的钠盐摄入量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每日应少于6g的推荐。

(2)限制总热量,尤其是控制油脂类型和摄入量。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摄入,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入(人造奶油),适量选用橄榄油。每日烹调油用量小于25g(半两,相当于2.5汤匙)。油温不宜过高。

(3)营养均衡。适当补充蛋白质,适量增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。

主张高血压患者每天吃400~500g左右新鲜蔬菜、1~2个水果。对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,在血糖控制平稳的前提下,可选择低糖或中等含糖水果,如苹果、猕猴桃、草莓、梨、柚子等,每日进食200g左右,做加餐食用。

增加钙的摄入,低钙饮食易导致血压升高。每日250~500ml脱脂或低脂牛奶。

推荐食物:

富含钾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食物:新鲜蔬菜、水果、土豆、蘑菇等;

富含膳食纤维食物:燕麦、薯类、杂粮、粗粮等;

富含优质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食物:无脂奶粉、鸡蛋清、鱼类、去皮禽类、瘦肉、豆制品等。鱼类蛋白是优质蛋白,鱼油含不饱和脂肪酸,应多吃鱼。

2、控制体重,避免肥胖和超重

减轻体重有益于高血压的治疗,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,每减少1公斤体重,收缩压可降低4mmHg;

减肥应循序渐进,通常每周减重0.5~1kg,在6个月至1年内,减轻原体重5%~10%为宜。不提倡快速减重,因为一是容易反弹,二是摄取的热量过低会有损健康,尤其是极端控制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、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。

3、戒烟限酒

吸烟的高血压患者,降压药的疗效降低,常需加大用药剂量。

长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、心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,饮酒还可对抗药物的降压作用,使血压不易控制;戒酒后,除血压下降外,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大为改善。

不得不饮酒时,要尽量放慢饮酒速度,避免“干杯”“一口吹”,饮酒要伴餐,减缓酒精的吸收速度、减轻酒精对胃的刺激,不饮高度烈性酒。

4、适量运动:

有氧运动:最基本的健身方式,如快走、骑自行车、秧歌舞、广播体操、有氧健身操、登山、爬楼梯,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~5次,每次30分钟以上,最好每天坚持。步行速度每分钟120步左右,运动中的心率=170-年龄;

力量练习:建议每周进行2~3次,两次练习间隔48小时以上,生活中的推、拉、拽、压等动作都是力量练习的方式;

柔韧性练习:可以改善关节活动度,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,防止摔倒;

综合功能练习:太极、瑜伽,以及太极柔力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;

5、心理平衡、心情舒畅

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,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方面。

避免负面情绪,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;

正确对待自己和个人,大度为怀,处理好家庭和同事间的关系,增强承受心理压力的抵抗力,培养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,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试方法。

高血压患者失眠后,次日血压必定升高。睡眠是最好的养生。

05

家庭血压测量

建议定期进行自测血压,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;还可以鉴别“白大衣高血压”、发现:隐蔽性高血压;初诊或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每日早晚各测1次,连续测7天,取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策的参考。如血压达标且稳定的则每周自测1天,早晚测1次。

建议宜在每日6~9时和17~20时中各测一次。

信息来源:护心有医

编辑:党办

X 关闭

X 关闭